紅木家具應該干燥到什么程度?
行內的人有個說法:家具是活的。我們知道,紅木家具的構造原理來自于建筑,即精細木作來源于大木作,家具成器參照建筑的構造原理,以枝為柱,以架為梁,枝骨和板架之間,都是通過榫卯來連接,榫卯結構保證了家具構件之間一定程度的安全延展,這種延展就是我們通常而言的“家具會呼吸”。
家具會呼吸的原因,就是當紅木家具所置的環境濕度,超過家具構件內部所含水分時,家具內部水分少,呼吸過程中吸收水分,所以各部分構件就會因水分增加而發漲;反之,構件就會收縮。
而這種“干縮濕脹”的木性就是導致家具變形開裂的“元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狀態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水分。我國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與絕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義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為計算基準,算出的數值叫做絕對含水率,并簡稱為含水率(W,%)。計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絕對含水率;
Gs—濕木材重量;
Ggo—絕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為什么有些木制家具、木門、木地板等木制品銷售出去以后會出現開裂、變形等質量問題呢?怎樣減少這些問題對木業企業的損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質都不會再改變,此時決定木制品內在質量的關鍵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應力。生產制造企業需要正確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當木制品使用時達到平衡含水率以后,這個時候的木材最不容易開裂變形。
銷售木制品的經銷商,也應該對所銷售的產品的含水率進行檢測,掌握所銷售產品的質量狀態。選擇產品質量好的廠家,凡是注重產品質量的生產廠家,都會對其產品的含水率進行檢測。
3、什么是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氣狀態下,最后達到的吸濕穩定含水率或解吸穩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穩定狀態)。
4、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嗎?應該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環境下,在足夠長的時間后,其含水率會趨于一個平衡值,稱為該環境的平衡含水率EMC。當木材含水率高于環境的平衡含水率時,木材會排濕收縮,反之會吸濕膨脹。例如,廣州地區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為15.1%,北京地區卻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適的,可用于廣州將會吸濕膨脹,產生變形。所以說,木材干燥要適當,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區、不同用途,對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紅木家具開裂變形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紅木的含水率與外界環境的含水率不平衡。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隨其所在地區不同而異,我國北方為12%左右,南方約為18%,長江流域一般為15%。
(文章和圖片源于網絡,給用戶提供學習和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